塞罕坝机械林场安长明:林场已成带动居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2)

2021-02-26 07:59  新京报

但是建场之初,塞罕坝平均海拔达1500米,年平均气温-1.3℃,最低气温达-43℃,气候极其恶劣,沙化面积持续扩张,外调来的树苗因为路途遥远,途中就抽条抽干,种下之后很难成活,导致造林成活率极低。

新京报:塞罕坝林场前期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

安长明:从1962年建场到1982年,塞罕坝林场以大规模造林为主,一步步改革完善技术,例如,第一代林场职工1964年春季就开展了"马蹄坑大会战",林场职工吃住在山上,大干两天两夜,造林516亩,当年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首创了国内针叶树机械造林成功的先例。后来,通过对造林机械进行装配自动浇水装置、镇压滚交链式连接和毛毡式卡簧植苗夹3项技术改革,结合踩实、苗木扶正等人工措施,林场解决了机械造林所植苗木抗旱能力差、苗木周围培土挤压不实、机械伤苗等问题,将高寒地区机械造林成活率由不足40%提高到了95%以上。超额完成建场时国家下达的造林任务,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总计3.2亿余株,保存率70.7%,创下当时全国同类地区保存率之最。原林业部评价塞罕坝造林成效为"两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

塞罕坝机械林场安长明:林场已成带动居民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塞罕坝林场俯视图。受访者供图

让林场从有树到有好树

新京报: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塞罕坝林场走过了什么样的发展之路?

安长明:第一代职工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我们这一代要解决的是"从有到高质量"的问题。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林场基本实现了"有树"的目标,第一代林场人可以说是不辱使命,但到了我们这第二代林场人,我们使命就变成了让塞罕坝有"好树",也就是让林子长好,出材量更高,发挥更强的生态作用。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