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旗主与旗人之间仍有主仆关系,该关系阻碍了社会发展(7)

2025-05-18 11:22  360kuai

礼亲王昭梿曾叙述:下五旗人员"皆为王等僚属,任其差遣,承平日久,诸王皆习尚骄慢,往往御下残暴","多有虐其所属不堪言者"。康熙朝的雍亲王胤禛对这种现象了如指掌,其实他本人本王府也是这种情况。所以上台后的第四天即发布上谕,首先禁止下五旗王公再役使现任官员的子弟:"下五旗诸王属下人内,京官自学士侍郎以上,外官自州牧县令以上,该王辄将其子弟挑为包衣佐领下官及哈哈珠子、执事人,挫折使令者甚众,嗣后著停止挑选。其现在行走人内系伊父兄未任以前挑选者,令其照常行走。若系伊父兄既任以后挑选者,俱著查明撤回。或有过犯、该王特欲挑选之人,着该王将情由奏明,再行挑选,特谕。"

次年七月,针对王公对旗分佐领下属人之奴役,再次发布禁令:"下五旗诸王将所属旗分佐领下人挑取一切差役,遇有过失,辄行锁禁、籍没家产,任意扰累,殊属违例。太祖、太宗时将旗分佐领分与诸王,非包衣佐领可比,欲其抚循之,非令其扰累之也。嗣后仍照旧例,旗分人员,只许用为护卫、散骑郎、典仪、亲军校、亲军。或诸王挑取随侍之人,或欲令所属人内在部院衙门及旗下行走者兼管家务,或须用多人以供差役,或补用王府官职,或令随侍子侄,著开名请旨……其旗分人员,不许擅行治罪,必奏闻交部。如不请旨,断不可也。傥有仍将旗分人员妄行扰累,令其多供差役,兼管散职,著该旗都统等奏阐。若都统等隐匿瞻徇,一经御史参劾,即将该都统等治罪。"

从雍正帝上谕中所反映的,诸如管主对属下"折挫使令""挑取一切差役,遇有过失,辄行锁禁、籍没家产,任意扰累"等情况看,诸王公对旗分佐领下属人简直是非人待遇,甚至"或有不肖王等,因渔色之故,多毙人命"。诸王公奴役虐待官员之家,随意"令所属人内在部院及旗下行走者兼管家务",不仅有辱斯文,有损国家体制的尊严,而且影响官员正常执行公务。

从以上两道谕旨还可看出,雍正帝并未完全禁止王公对属下的役使,只是限定使役范围,如第一次谕旨,并没有禁止王公们从非现任官员子弟中挑取需用之人,即使是现任官员子弟,也只是需上报"奏明,再行挑选"。

第二次谕旨,强调的是诸王公不许将属下人员"擅行治罪",至于在规定的所应挑取的护卫、散骑郎、亲军等等之外,若挑取本人或子侄的随侍之人,或"需用多人以供差役"等,也可"列名请旨"。这种带有局限性的禁令,效果当然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