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谥号为“炀”是否有失公允,他有什么功绩,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2)

2024-11-20 06:22  360kuai

还有人说他巡幸扬州,浪费民脂民膏,但大家可知道,南北朝到隋其实是门阀世家掌控朝廷的时代,在当时主要分两个阵营,其一就是以八柱国为首的关陇贵族,其二就是以兰陵萧氏为首的江南士族。事实上,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巡幸江都三件事都是为了真正提高皇室对天下的掌控,要知道门阀世家有入口,有钱粮,有兵甲。隋炀帝为杀不杀南陈后主的遗孀沈婺华,他是为了得到江南各大士族的支持以及南陈遗民的认可,如果只是为了游玩,为啥非得带着这个女人。杨广巡幸江都,是于大业元年十月初二,在江都宣布大赦江淮以南,免除租赋,是为了施恩与天下,得到江南的认可。

建立东都洛阳,隋朝时期人口增长非常快,关中的粮食已经养不活那么多人了,遇到灾荒皇帝都得去河南洛阳,为了避免百姓饿死减少南粮北运的损耗,隋文帝就有意东迁,本身迁都洛阳有利于让关陇贵族和江南士族离开关中和江南,有利于朝廷的对地方势力的掌控。毕竟河南是产粮之地,有了运河转运成本非常低廉。历史上武则天也为了打击关陇贵族势力和山东士族迁都洛阳,难道在长安和扬州杨广还玩不够,非得跑到洛阳去玩?

当时在修运河的时候很多人建议,京杭大运河只需由钱塘江修到黄河,经过渭河将南方物资运到长安即可,但很多人根本不懂修到北京的战略意义。隋炀帝坚持修到涿郡,一个当时地处边塞当时的幽燕之地。朝廷重臣说如此耗费民力太多,会引发不可预见的后果,但隋炀帝坚持己见。涿郡,就是今天的首都北京。我们要通到北京,这是在为东征高丽做准备啊,古代战争一旦开战,后勤粮草准备往往得几个月,而且路上转运耗费就得过半,也就是运1000斤粮食,到了目的地只能剩下500斤不到,而且陆路转运车马人力都是天文数字,比起修建大运河,这才是真正的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