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消灭了北匈奴,立下不世之功,为什么他不如霍去病的名气大?(8)

2022-09-11 13:59  360kuai

和帝当时只有13岁,没多少政治经验,但身边却有废太子刘庆为其出谋划策。刘庆与窦家有杀母之仇夺位之恨,可谓不共戴天。

奇怪的是,窦宪连已辞官归乡的乐恢都不放过,却对眼皮底下的刘庆视而不见,放任他与和帝成天泡在一起。永元四年四月十八,窦宪回到洛阳,对面临的危险浑然不觉。

六月二十三,和帝一伙人突然发兵封锁了洛阳城,然后以谋反的罪名收捕了窦宪的几位重要党羽,同时没收了窦宪的大将军印绶,强行封他为"冠军侯"。窦宪这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对手,可是为时已晚。他回封地后即被迫自杀,此时距他攀上人生顶峰不过短短三年。

"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少年时代发生的家族悲剧,让窦宪很早就看清了这一真相。

他那传奇的一生,是从下流出发、"逆流而上"的一生,他不仅努力要站在权力的上流,而且也努力要站在道德的上流。当这两者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时,他往往只能选择前者。最

终,窦宪被权力的欲望所毁灭,并且道德也未能拯救他。因此,相比霍去病,他并不为世人所推崇,反而被钉在了擅权专政的乱臣贼子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