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格局空前动乱的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曹操在军事上有远见谋略,在文学上有满腹才华,事业做得轰轰烈烈,诗歌写得经典传承;提起他,许多人谓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却很少有人称其为法学家 ,其实他是一个被军事才能和文学才华掩盖了法治光芒的法学家。
傅玄:魏武好法术,而天下重刑名。
傅玄的意思是魏武帝曹操具有法家的法治理念和权术手段,推崇以法家之术治理国家,因此当时天下就以刑名之学(指刑法)最为贵重,说明曹操注重法治治理。
曹操在政治、军事、文学上的造诣颇高,但是他丰富的法治思想却鲜为人知;其实曹操一生行军打胜仗,治国理天下的过程中,在法理上体现出了个性鲜明、以法为尊的法学理念;他崇尚法治,主张德法共治,强调法律平等,放到今天也是先进法治理念的体现。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武力清除一批地主军阀、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豪强袁绍,最终在赤壁之战后自知统一无望,于是便将重心放在治理上,在治理过程中他的法理思想便得以展现,以法治军、以法理政、以法俘强、都彰显了较高的法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