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到央视,“人生赢家”李思思不为人知的背后(2)

2021-01-08 14:58     新京报

在《衣尚中国》中,李思思总会穿着精心设计的各式服装,向观众做出 " 美 " 的表达。但节目之外,制作人李思思总是抓一件棉袄,简单一套就出门了。有一次开会到晚上,同事突然试探着问," 姐,你这衣服穿反了吧?" 李思思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这一天衣服都是反着穿的。"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精致地过每一天,因为他们可能处于比较闲适的状态。这两年我不会(讲究打扮了),连觉都没得睡。"

同事曾经整理了这 700 余天的工作照——大家从裹着厚棉袄,到突然经历疫情戴上了大口罩;没多久外套脱掉了,换成了短袖;直到秋天进棚,大家又穿上了棉袄。而照片中的李思思,很多时候是站着的。每天十几个小时的会议,让她的腰病时常叫嚣着疲惫,但她感到满足。

" 当你的表达被更多人听到,而且有很多人是因为你的表达,想要亲近这个领域,你会觉得自己并不孤单,一切都是有价值的。"

不会做选择题的 80 后

——迈出的每一步,都不够斩钉截铁

" 做决定 " 这件事,对身为 80 后的李思思而言并不容易。《衣尚中国》从创意酝酿,到真正将方案落在笔头上,经历过数月的踌躇。期间,李思思常跳脱出制作人身份,把所有最坏的结果囊括其中,并思量好自己的承受方式。同时,她也向台里、家人、朋友寻求了大量外部支持。她总是希望可以在 " 自我安全 " 的范围内做改变。" 我想迈出一步,又不斩钉截铁,总是顾虑很多。身边朋友总说我,缺一个人在后面踹你,你就出发了(笑)。"

李思思的 " 选择恐惧症 ",来源于传统家庭的 " 护航式 " 教育。在李思思的成长轨迹中," 猫爸 " 担任温柔的一方," 虎妈 " 则会给女儿更多规划与要求。李思思从五岁开始学习舞蹈,初衷是妈妈怀揣已久的艺术之梦。每周一、三、五,妈妈都会风雨无阻地骑着自行车带女儿奔赴舞蹈课。东北的冬天,路面上总是被一层厚厚的冰雪覆盖,李思思坐在自行车后座的小脸被吹得生疼,但在这条路上,母亲却带着女儿坚持了近十年。直到初中开始住校,李思思才学着自己一个人梳头发,扎麻花辫。

▲李思思的舞蹈功底一直都还在。

" 我想吃蛋糕,父母会告诉我吃面包更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被灌输、不断被规划的阶段。所以你如果问我最喜欢什么,爱好是什么,我很多时候没办法明确告诉你。" 这样的教育方式,甚至延续至李思思成为妈妈。当她开始自己的 " 制作人征途 " 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时,发现儿子晚睡、睡眠拖延等问题再次出现,她会跟孩子和宠爱孩子的家人们严肃地重申 " 规定 "," 一定要践行,没有任何商量。"

但成为主持人,却是李思思无意的 " 自我选择 "。当时李思思和同学一起被推荐参加央视《挑战主持人》的选拔。" 别抱太大希望啊 ",是那时妈妈和李思思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妈妈鲜少给女儿 " 撤火 " ——因为爸爸、妈妈很害怕女儿被打击,毕竟中央电视台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但我就是一次又一次偶然的机会,拼凑走到了今天。" 李思思莫名地想陪同学去试一试,竟让她一脚迈入央视大门。

从学生到央视实习主持人,一切来得太快,快到应接不暇。那时她做的节目《综艺快报》是资讯直播,每天 11:55 准时开播。她把选修课全部排开,早上 9 点就在台里准备文稿,有时连化妆师都还没到场。等节目直播结束,12:30 李思思回到学校赶食堂最后一锅饭,但大多时候只来得及扯一口面包,就得赶紧跑到教室上课。

是否因为喜欢才坚持做主持人,李思思并没有直接肯定。但就像小学时在舞台上跳舞,当同学们开始投来钦羡的目光,她竟然慢慢喜欢上了这件事。做主持人也是一样。" 任何人的成长都没有办法很好地准确规划,是从 A 点到 B 点,还是从 A 点到 C 点。其实就是在慢慢摸索过程中,有了更多明晰的方向。"

今日关注
更多
阅读下一篇

年轻人“理直气壮”加入儿童节,绝不是幼稚病!为什么他们也想过节?

成年人过儿童节不是幼稚病|热点里的价值观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却火了一群抢购儿童玩具的成年人。最近,肯德基、麦当劳又相继推出了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套餐,随餐搭配的是一只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