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4年,辽兴宗亲率骑兵10万征夏,李元昊采取"每退必赭其地,断其粮草"的策略,引敌深入,在辽军饥饿疲惫之时,纵兵突袭辽营,大获全胜。
就这样,通过对宋、辽两国的数次战争胜利,李元昊奠定了西夏的地位,形成了宋、辽、夏天下三分的局面。
之后的180余年里,西夏国一直奉行"左右逢源,以守为攻"的国策,使得国祚得以延续。直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横空出世,西夏的命运不在被自己掌控。
西夏之所以成为第一个被蒙古消灭的国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西夏自身内忧外患,经济贫困,军队衰弱,政治腐败。2、对外政策失当,"附蒙伐金"使得夏、金国力大损,殊不知蒙古才是真正想要灭夏之国。3、蒙古势大,西夏做得再好,也只能延缓被灭的时间。4、西夏地理位置重要且物产丰富,蒙军可以得到更多的战马、粮草、食盐等战略物资,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5、西夏成为蒙古人灭金亡宋的练兵场,蒙军缺乏攻陷中原城市的经验,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不断提升攻城战术和杀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