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兴衰:党项人近350年的奋斗历史,为何却被蒙古人无情地抹去(8)

2021-10-07 17:19  360kuai

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得立,时年23岁。上任伊始得到了宋朝的承认封西平王,同时还不忘继续向辽国示好,被辽主封为"大夏国王",他脚踏宋、辽两条船的策略,使得西夏更加进退自如。

李德明也是开拓之主,他倾尽全力向河西走廊发展,南击吐蕃,西攻回鹘,大大拓展了西夏党项的生存空间。

公元1019年,李德明选定怀远镇(今宁夏银川)为都城,改名为"兴州",建造了巍峨壮丽的宫殿,虽然对外仍然对辽、宋称臣,对内完全是一派帝王气象。

公元1032年,李德明病死,其子李元昊继位。他个子不高,面相凶悍森然,是个智勇双全的冷酷君王。继位后,为了增强党项人的民族和身份意识,他以身作则,先把自己头上一圈头发剃光,穿耳戴重环饰。强行发布"秃发令",三日为限不从者全部处死。

巩固了内部的统治,他相继又出兵攻占吐蕃的瓜州、沙洲、肃州三个战略要地,使得党项族达到鼎盛。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国号称大夏(史称西夏)。疆域包括:今天的宁夏全部、甘肃大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内蒙古一些地区。从军事地理角度来讲,也有了立国的根基。它东北有狼山、阴山,南有六盘山,西有祁连山;滔滔黄河,直贯国中;都城兴庆府(银川)更是依山傍河,形胜地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