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病死后,契丹辽国不断侵扰宋朝边境,宋太宗命潘美为知幽州行府事,抵御辽国。潘美率军扼守住辽中的咽喉固军,击败辽国数次来犯的骑兵。 宋太宗以潘美之公,封其为忠武军节度使、韩国公。
雍熙三年,宋太祖命潘美、曹彬、崔彦率军北伐,以杨业为潘美副将。 宋朝北伐初期势如破竹,主帅曹彬产生了轻敌心理,率主力孤军深入,结果被辽军杀得大败,宋太宗忙令宋军撤退。 杨业建议潘美派兵,吸引住辽兵主力,然后派精兵埋伏在撤退的路上,掩护军民撤退。但是监军王诜反对这个计划,要杨业从雁门大路出击。宋朝监军权力很大,潘美只得同 意王诜的意见。杨业临别时,要求潘美在陈家峪口埋伏步兵和弓弩手,等杨业部撤退到此地时,带兵接应,与杨业两面夹击,可以反败为胜。
潘美按照杨业的计划在陈家峪设伏准备接应,但王诜怕杨业抢功,不断催促潘美撤退。等杨把辽军引向陈家峪时,一个宋军的影子也没有。杨业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壮烈殉国。 宋太宗事后将王诜革职查办,将潘美连降三级,潘美此后被闲置起来。淳化二年,潘美去世了,享年67岁。宋太宗追赠其为中书令,谥"武惠"。
陈家谷一战是潘美一生的转折点,元代脱脱编撰的《宋史·杨业传》中说:"(杨业)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望以步兵夹击救之;美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为契丹所擒,乃不食,三日死"。正是这段记载拉开了潘美被黑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