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虽是一句民间的戏言,却或多或少反映了古代人朴素的政治观点,尤其是在面对外敌侵略时,积极迎战往往被视为"铁血",而"和亲"这样的策略自然成为了软弱的象征,多少带着些屈辱与忍让。
在国力贫弱的时候,中原王朝为了边境的安宁,以及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不得不向匈奴输送财帛,派公主和亲,比如刘邦多次与冒顿单于和亲,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不过,和亲政策也不能一概而论。西汉经略西域时,解忧公主奉命与乌孙国王和亲,促使乌孙国帮助汉朝打败了匈奴。这种和亲是一种外交策略,联络盟友,表示诚意的一种手段。
而我们熟知的 "昭君出塞",当时汉朝其实已经扭转了对匈奴的劣势,处于对抗的上风位置。所以当时的和亲并不是为了边境平安,而是为了安抚团结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