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祎从魏延营中回来时将魏延所说的话转述给了杨仪。杨仪得知后说道:"丞相临终,曾密嘱我曰:魏延必有异志。今我以兵符往,实欲探其心耳。今果应丞相之言。吾自令伯约断后可也。"所以可见魏延早在诸葛亮病危时就被踢出局了。魏延得知杨仪撤退之后大怒,于是便因顾谓岱曰:"公肯相助否?"岱曰:"某亦素恨杨仪,今愿助将军攻之。"这里看来,魏延撤回进攻蜀国大军目的是为了杀掉杨仪和费祎。
魏延在和杨仪交锋时部下认为他理亏散去了大半,此时魏延依然没有造反之心。魏延收聚残军,与马岱商议曰:"我等投魏,若何?"岱曰:"将军之言,不智甚也。大丈夫何不自图霸业,乃轻屈膝于人耶?吾观将军智勇足备,两川之士,谁敢抵敌?吾誓同将军先取汉中,随后进攻西川。这里魏延和马岱商议的是去投奔魏国,而马岱却极力蛊惑魏延攻打蜀地。这是因为马岱是诸葛亮安排在魏延身边的刽子手,他随时准备要取魏延性命的。
到了这里,魏延才真正有了谋反之心。而他的谋反完全是受到了马岱的蛊惑,马岱又是诸葛亮生前安排在魏延身边的人。所以我们现在来看"魏延谋反"完全是诸葛亮精心设计的一场局,而这场局完全是由于诸葛亮对于魏延天生反骨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