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俭是辽南京(今北京市)人,辽统和十四年(996年)考取状元,充任云州幕官,深得上司赏识。按照辽朝制度,皇帝巡游到一地,当地长官要贡献本地土特产。有一次辽圣宗巡游至云州,云州节度使进言道:"臣所治境内无他土特产,唯有幕僚张俭是一代之宝,愿将他奉献。"也是事有凑巧,辽圣宗在出行之前,曾做了一个梦,梦见四人侍奉身边,赐每人食品二口,至此闻张俭之名,方悟此梦正应在张俭身上(张俭之"俭"字,繁体字写作"儉",正是"四人二口"之象)。
于是召见张俭,问答30余事,大合"圣意"。辽圣宗非常高兴,立即将张俭调到中央政府工作。张俭仕圣宗、兴宗两朝,历任知枢密院事、节度使、南院枢密使、左丞相等职,拜太师、中书令、加尚父,封韩王、陈王等,在相位20余年,政绩颇佳,为辽廷名臣。还有些人在圣宗朝科举出仕,而在兴宗朝成为重臣。
如杜防在圣宗朝录为进士,任枢密副使,兴宗朝拜南府宰相,道宗朝为右丞相,加尚父;杨晳在圣宗朝录为进士,任著作佐郎,兴宗朝历任枢密都承旨、枢密副使、节度使、知南院枢密使,赐同德功臣、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令,拜枢密使,封赵国公、齐王、晋王、赵王等;杨佶在圣宗朝举进士第一,历任校书郎、谏议大夫、大理少卿、翰林学士等职,兴宗朝历任工部尚书、节度使、观察使、参知政事、知南院枢密使、吏部尚书等职,其在相位多年,被辽兴宗喻为姜子牙。
以上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