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和平等是现代文明的普遍价值。
在《1840年以来的中国》里,王人博老师指出,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以这两个普遍价值为纲,但是他对自由和平等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却扭曲了这两个价值的真义。
自由在西方文化中作为一种独立价值首先意味着个体权利的神圣性。个性的尊重、言论与行为选择的权利等则是它的核心。
但王人博老师认为,孙中山的自由等于无政府主义的任性,是国家团结的"离心力"。因此,提倡"国家自由",限制个人自由,是救亡图存、国家强盛的当务之急。
而对于平等,西方启蒙运动提倡人的天赋平等,平等不产生于"相同",而是根植于人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