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先后历永乐、洪熙两朝,亲眼目睹了殉葬制之残忍。在明初,殉葬制的执行是非常严格的,除了皇后或者是太子的生母都很难幸免,明仁宗的郭贵妃便是最好的例子,贵妃在明后宫中是仅次于皇后的二号人物,并且还为仁宗生了三个儿子。有地位,有子嗣,但只因自己不是皇后,自己的儿子不是太子,郭贵妃没能幸免于难,还是被选入了殉葬名单。
宣宗继位后,胡氏作为正妻自然成为了皇后,而孙氏却只成了贵妃,其实朱瞻基更加宠幸孙氏,也更希望孙氏做皇后,但胡氏是成祖钦定的太孙妃、仁宗钦定的太子妃,成为皇后自然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即便是身为皇帝的宣宗也不能轻易改变。
鉴于大明的殉葬制,身为贵妃的孙氏唯一的一线希望便是赶在众妃嫔之前为宣宗诞下子嗣,然后凭借宣宗对自己的宠幸,让自己的儿子以庶长子的身份成为太子,但无奈孙氏的肚子并不争气,没能为宣宗诞下子嗣,孙氏是急不可耐,恰巧此时宮中有宫人怀了宣宗的孩子,孙氏知道后,便秘密运作,将宫人之子据为己有,这便是日后的明英宗,孙氏的确有手段,这件事做得是滴水不漏,至今关于明英宗的生母仍然是个谜,而明英宗也是临死前才知道孙氏并非自己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