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垄断财货 封老百姓的嘴 直到死都没弄明白民不可欺的道理(2)

2021-07-22 12:57  360kuai

周厉王施行暴政更加肆无忌惮,而且奢侈傲慢,住在国都中的人都非议周厉王,并且全国百姓都是怨声载道。这时候,大臣召公就劝谏周厉王说:"人民都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召公这句为国家社稷安危着想的劝谏,竟然惹得周厉王大怒。他干脆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师,派他监视那些非议他的人。凡是报告上来有属于这种罪的都要杀掉。这样一来,对周厉王的非议倒是减少了,可是各国诸侯也不再来朝见了。

厉王三十四年,周厉王的封老百姓嘴的政令更加严格了,国都中的人都不敢说话,走在路上只能以目光示意。见到这情形,周厉王很得意的对召公说道:"你看,我能平息人们的非议,使他们连话也不敢讲了。"召公说道:"这是因为您把他们的嘴都堵起来了。堵人民的嘴可是比堵水还要危险啊。水被堵塞会决堤泛滥,伤人肯定很多,人民也是一样的。所以管理水的人要对水加以疏导,管理人民的人要让他们畅所欲言。人民有嘴,就像土地上的山川是财货之源,平原沃野是衣食的来源。让人开口讲话,好事坏事都能反映出来。做好事而防备坏事,是财货和衣食的真正来源。人民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讲,才能把事办好。如果把他们的嘴堵起来,这又怎么能够长久呢?"周厉根本王听不进去召公的治国道理,依然我行我素的施行暴政。一时间,看似国内没有人敢讲话了,可是过了三年,国都的百姓竟然一起叛乱,冲击王室袭击厉王,厉王大惧,为保命而逃亡到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避难去了。

周厉王跑了,再也没回到王室。可是没了天子,周王室怎么办?于是,召公、周公(二公为官称,非周公旦、召公奭)两相共同执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朝"共和"时期。共和十四年,周厉王死于彘地。太子静在召公家中长大,两相因此共立之为王,这就是宣王。宣王即位,两相辅佐他,修明政治,遵循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诸侯又重新归附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