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家谱证实,李岩确有其人,但籍贯搞错了,李岩是博爱人,在河南杞县短暂居住过,叔父叫叫李春玉,字精白。不是那位兵部尚书李精白。郑州大学王兴亚教授,通过细致辨别,认为这份家谱里的李信,就是那位李自成身边的传奇谋士--李岩!
李自成虽然失败了,但是他"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却深入人心,这个口号在他起义的当初起到了鼓舞和团结人心的巨大作用。而提出这个口号的不是别人,正是制将军李岩。李自成以饥民造反起家,所过之处残破屠戮,实为流寇。李岩入伙后,劝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假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
李岩非常重视舆论宣传,编儿歌、派兵士散布流言等等,全都说李自成的好话,李自成用李岩之策而收拾民心,得以建号大顺,挺进京师。李岩是怎么死的?李自成进京后军纪大坏,抢掠百姓,滥杀无辜。李岩建言严肃军纪、招抚吴三桂父子以及安抚前明官绅等,但是,李自成不听。
因为李自成的军队多为草莽粗汉,过去每攻下一城就"打土豪",抢掠一番,根本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眼光。一不留神打下北京城后,没能及时转变战略目标,仍然抱有"流寇"思维。而李岩敏锐发现后进行阻止,这势必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好不容易进了京城,不好好捞一把怎么行?大家都在抢战利品,你凭啥不让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