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值班时与女友发生性关系猝死,法院认定工伤

2025-05-07 10:23  头条

听说过搬砖受伤、出差生病算工伤,可您听说过值班时和女友亲热猝死,最后被法院认定为工伤的吗?最近看到一个新闻,简直刷新了我对"工伤"的认知--一名保安在24小时值班期间,和女友在保安室发生关系时突然猝死,历经三年诉讼,最终被判定为工伤。这事乍一听离谱,细想却藏着对打工人权益的深层思考。

事情发生在2014年,保安张老三被公司安排在厂区保安室24小时值守,吃住都在这间几平米的小屋里。某天中午,他把女友接到保安室,两人相处时突发猝死。一开始,人社局认为"谈恋爱时猝死"和工作无关,不予认定工伤。但家属不认可:"24小时不离岗,保安室既是工作地也是宿舍,连见对象都只能在这里,难道不算工作状态的一部分吗?"

法院最终支持了家属。一审二审都提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视同工伤"。张老三的岗位特殊,保安室既是执勤地点也是生活场所,24小时值班制让他无法真正脱离工作环境。和女友见面虽是私人行为,但在"全天候在岗"的约束下,这种合理的休息需求与工作场所、时间高度重合,法律上认定为工伤,其实是对特殊岗位劳动者的权益兜底。

有人可能觉得"亲热时猝死算工伤"颠覆三观,但对比另一个案例就明白了:曾有六旬老汉值班时约炮猝死,法院未认定工伤,关键在于"约炮"涉及违背公序良俗的私人行为,而张老三和女友是正当关系,且事发地是唯一可接触外界的场所。法律的边界在于,是否将"工作时间和岗位"理解为一个持续的、包含合理生理需求的范畴--吃饭、睡觉、短暂休息,这些维持生存的基本行为,本就该和"搬砖""敲代码"一样,被纳入工作保障的语境。

这个案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特殊岗位打工人的生存状态:当工作时间被无限拉长,当宿舍和工位重叠,当私人生活不得不被压缩在"工作场所"里,法律对"工伤"的认定,其实是在守护打工人最基本的尊严。它提醒企业:24小时值班不该是"全天候无死角奴役",合理的生活需求本就该被尊重;也告诉我们:法律看似冰冷,却在细微处为普通人撑起一把伞--当工作早已渗透进生活,至少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处境被认真对待过。

从"离谱"到"合理",这场官司改变的不止是一个家庭的命运,更让我们看到:对打工人的权益保护,从来都藏在这些"打破常规"的判决里。毕竟,真正的工伤认定,不该只盯着"是否在搬砖",更该看见"搬砖人"作为人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