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末年漕运衰败的原因——“转般法”改成“直达法”(12)

2021-09-25 22:39  360kuai

北宋初期,国力强盛,航行于大运河上的船只体积巨大,装载五、六万斤粮食的大船寻常可见。在漕运制度上,北宋初期实行"转般法",形成了朝廷与州县共赢、官府与百姓互利的局面。但是,到了北宋后期,朝廷涸泽而渔,实行了"钞盐法",把盐利全部集中到朝廷手中;又把地方上用以周转的资金抽走,将"转般法"改成"直达法"。受此影响,地方政府不堪重负,对大运河也就疏于清理,使其渐渐堵塞。

要说运河发生这样的变化,根本可能还是在宋朝的制度上。宋朝是赵匡胤篡夺北周政权而建立的,为了防止自己的"成功"被大臣们效仿,他扩充朝廷中枢的权限,削弱地方州县的权力。这一自私的立国思想,让大运河成了后世皇帝向各地发兵派官,向各地收缴财物的通道……

参考资料:《水经注》《旧唐书》《宋史》《续资治通鉴》《唐宋帝国与运河》《宋代惠民河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