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丑遮百俊:三国名将于禁死后为何被曹丕赐谥号“厉侯”?(3)

2025-03-20 16:02  360kuai

建安十一年,昌豨反叛,曹操派于禁与夏侯渊征讨之。夏侯渊攻下昌豨的十余座据点,迫使昌豨只能举手投降。按道说,昌豨应该向夏侯渊投降,但他却选择向于禁投降,因为他与于禁是旧交。

昌豨如此选择,显然是希望于禁能看在旧交的情分上绕他一命。而于禁却不念旧情,把昌豨杀了。

于禁准备杀昌豨时,曹军诸将都认为,昌豨已降,应该将他囚禁起来送曹操处置。于禁说:"你们难道不知道曹公的命令吗!在被大军包围后才投降的人,是不能赦免的。遵行和执行法令,是事奉君上的气节。昌豨虽是我的旧友,但我岂可因此而失节!"于禁最终还是听从主将的意见,挥泪斩昌豨。

杀昌豨这段往事,被裴松之认为是于禁"杀戮无辜"和"暴虐无亲"的罪状,成为了于禁被赐谥号厉侯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