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执政,宦官篡权,东汉国祚要到头了(2)

2023-10-09 06:22     360kuai

如弘农的杨氏(杨震)、汝南的袁氏(袁安),就是典型的两例。东汉中期以后,由于朝政日益腐败,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察举选官的制度,也变成他们发展各自政治势力的工具。尤其像窦宪这样的外戚,“刺史守令多出其门”,他们把持地方行政大权,每年由郡国察举孝廉的选官,自然更容易受其左右。后来的事实正是如此。

汉顺帝时,河南尹田歆当察举六名孝廉,其中由“贵戚书命”者,即贵戚直接指定的就占了五名。田歆对此俯首听命,声称“不宜相违"。当时的察举制被贵戚所左右,成为外戚集团营私的工具。官僚贵戚如此,宦官也不例外。只是宦官势力后起,到东汉末达到鼎盛,他们同样利用察举扩大势力。如汉桓帝时期,“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察举制更加腐败。

随着贵势豪族的经济力量、政治势力的迅速发展,他们终于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夺取最高统治权力。永元元年(89),汉章帝死后,年仅10岁的和帝继位。

03、外戚与宦官交替夺权

汉和帝年幼即位,由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后兄窦宪执掌朝政。那时候,窦宪官为大将军,“威权震朝廷,公卿希旨"。在征伐北匈奴后,窦宪权势更盛,以至“朝臣震慑,望风承旨"。窦氏一族,专总朝政,“权贵显赫,倾动京师”。朝中的高官要职,几乎由窦氏充任。他们对小皇帝,则严加监管,以至“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

幼弱的和帝,成了傀儡,有名而无实。永元四年(92),和帝不满窦氏专权,与 宦官郑众共谋,逼令窦宪兄弟自杀,并剪除窦氏外戚集团。而郑众因功封侯,从此宦官开始参与朝政。

延平元年(106),和帝死后,邓皇后立百日的幼婴为帝,即汉殇帝,自己以太后临朝。这年八月,不满周岁的殇帝,又告夭折。邓太后与其兄邓骘、邓悝等商定,立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祜为帝,这就是汉安帝。

安帝即位,年仅13,邓太后临朝。邓骘四兄弟,均封列侯,官至大将军、城门校尉、虎贲中郎将,以及侍中等,并把持朝政。

建光元年(121),邓太后病死,汉安帝亲自掌权。他的乳母王圣、宦官李闰、江京等人,合谋告发邓氏。因此邓氏一族,或废为庶人,或先后被迫自杀。于是,安帝任用新的外戚、阎皇后的兄弟阎显、阎景和阎耀等,与宦官江京、李闰等共同执掌朝政,开了外戚、宦官联合专权的局面。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