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唐朝倾全国之力,也奈何不了河北三镇?(4)

2024-03-02 06:22     五十言

虽然安史之乱使这里遭到严重破坏,但经过人民的辛勤劳动,各镇统治者也非莽汉,招抚流亡,垦荒种田,推行一系列利农措施,使得河北的经济很快复苏。唐末朱温囤兵魏州,不过半年时间,魏博便提供了“牛羊豕近七十万,资粮称是,所 赂遗又近百万”。所以杜牧说,河北各镇“出则胜,处则饶,不窥天下之产,自可封殖”。

三镇雄厚的财力,不但为强大的军事实力提供了保障,且能够支持长时间的军事行动。唐中央那个捉襟见肘的财政,却不行了,战争时间稍长,便“府藏空竭”“国力不支”。所以在这一点上,唐中央也远处于劣势。

为何唐朝倾全国之力,也奈何不了河北三镇?

边疆形势

安史之乱后,河北诸镇的形成,本就是由于安史之乱期间,边防军队内调平叛,吐蕃趁机进犯,为避免腹背受敌,只得与安史叛军妥协,对归降者既往不咎,且令安史降将分帅河北。其后,趁着吐蕃入寇、仆固怀恩反叛之机,诸降将“各招合遗孽,治兵缮邑”,恢复元气,形成后来的藩镇割据之患。

由于唐朝丢掉了河西陇右,首都长安已经暴露在吐蕃眼皮之下,使得朝廷在用兵河北之时,不得不顾及西北边疆严峻的形势。德宗为了“内靖方镇”,多次派出使臣,与吐蕃修好。但贞元二年(786),“吐蕃寇泾、陇、邠、宁”,与吐蕃的关系又紧张起来,虽在这年平了李希烈之乱,却再不敢动河北三镇。宪宗元和削藩,也是在与吐蕃关系暂时缓和的基础上进行的。元和十三年(818)以后,吐蕃又频繁入侵,穆宗初年三镇复叛,朝廷无能为力,实有此一重因素。

为何唐朝倾全国之力,也奈何不了河北三镇?

元和十五年(820年)疆域图

河北三镇既在地势、军事力量、财政方面占优,唐中央又受边疆形势掣肘,自然难以削平三镇。黄巢之乱后,河东李克用、宣武朱温二镇,迅速崛起,形成实力更强大的军事集团,又争相拉拢河北三镇,导致三镇联盟关系逐渐瓦解,三镇割据性渐次弱化。最终,幽州被河东所灭,成德、魏博在当了数十年的墙头草后,于后晋时被肢解为若干小藩镇,昔日的三大雄藩就此彻底消亡。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