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农村种地
在完全没有缴纳过社保的情况下,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曹在心或者赵永听对自己的退休生活有何打算呢?
对于这一话题,赵永听显得非常乐观。他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没有保障,其在河南老家很早就已经参与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农合将会成为其退休后重要的生活保障。
"人老了不就是怕自己得病连累孩子吗?老家那边我很早就交了新农合,每年是380元,家里很多亲戚看病都用新农合报了不少,少花很多钱。"赵永听告诉记者。
而谈论起退休,曹在心则直接向记者表示:"我还这么年轻,退什么休。"
按照曹在心的想法,只要他还能找到工作,他就会一直在深圳打工,如果有一天年纪实在太大没有人要,他还会继续在深圳打零工,哪怕是"拾荒",他都会一直坚持在深圳生活下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曹在心和赵永听二人,目前都没有在深圳购置任何房产,曹在心目前居住在公司提供的宿舍里,而赵永听仍是租房居住。
曹在心认为,当自己哪一天在深圳的生活成本大于收入时,自己才会选择回到老家生活。"挣不来钱的时候就退休。"曹在心说。
在记者问及没交社保,领不了退休金该如何保障晚年生活的话题时,赵永听提供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回农村种地"。
赵永听亦告诉记者,他的晚年并不依靠退休金保障,其现在手里有三十余万的存款,足够他在河南老家过完余生。
"说难听点,只要不得什么大病,比如癌症之类的,就这么些年打工攒的钱,在家里,花两辈子都够了。"赵永听说。
曹在心曾经托人咨询过缴纳社保的问题,彼时他得到的答复是,非深户未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可能需要一口气补缴15年,方能按深圳办法领取养老待遇。
"补缴15年,要十来万块钱,而且还有一些要求,我不愿意掏这个钱,太多了,而且我也不符合条件,补缴不了。我补缴那么多钱,不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发养老金?跟用自己的钱也没区别。"曹在心告诉记者。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曹在心和赵永听二人对于自己的晚年生活都非常乐观,他们都不认为像自己这样的农民工兄弟的养老,会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或者负担。
"辛苦一辈子,我们一不给儿女添负担,二不给国家添负担,我们有手有脚,闲不下来,不需要退休金养老金,农民都是这样一代代过来的,没听说过领不到退休金,老了就吃不上饭了。"曹在心跟记者说。
"义务"和"权利"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曾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许多类似现象,企业主与员工签订了自愿放弃社保缴纳的相关协议。但从法律的视角来看,这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沟通签订协议,放弃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是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的,在法律框架内,签订放弃社会保险义务的协议,本身就缺乏法律授权。
"社会保险的缴费本身是一种法定义务,无法通过民事关系解决。从法律角度来看,社会保险法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或者社会保险权利,优于民事关系,这是国家强制制度安排,不可以通过自行协商方式解决。"鲁全说。
"深圳第一代农民工养老难的现象确实存在,例如农民工退保的数量很多,其次农民工没有按照实际工资缴纳,而是按照社平工资或者下限缴费,甚至未缴纳社保。但是,养老金制度具有长期性,保险制度都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当你的义务未充分履行时,肯定无法充分享受权利,所以对于这类情况,在社会保险层面,无法解决。"谈及深圳第一代农民工社保缴纳不充分的现象,鲁全向记者分析指出。
"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制度不同,需要有长周期的视角。长周期需要20年或者30年缴费,这都是义务。你在缴费20年至30年之后退休才可以享受权利,你的义务履行状况和缴费程度决定你的权利享受程度。目前这一批农民工的养老状况相对较差,但我们不能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寻找解决办法,如果他们没有缴费,(社保)就多给他们一些,这个制度的基本规则就被破坏了,所有人都会认为现在少缴一点,未来都能拿到。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国民养老保险教育。"鲁全称。
在鲁全看来,类似曹在心和赵永听这类农民工的退休生活保障,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寻求解决方案。
"第一代农民工已经回到农村,实际上不用担心,他们多年的积蓄已经足够支持晚年生活,但我们要防止出现问题,出现极端事件,比如,退休农民工的生活水平或者养老金水平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养老金是退休农民工的唯一收入来源,那可以用低保制度进行弥补。所以,第一,不能破坏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则;第二,是需要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如果你在保险制度中无法获得保障,那么就应该由基本救助制度去发挥作用。"鲁全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