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氢弹之父”,他的名字曾绝密28年,他叫于敏(2)

2022-01-17 13:35  果壳网

原子核之间发生反应的概率,在物理学中用“截面”表示。国外曾报道了一个新的截面数据,这个数据十分理想,高得令人惊讶——如果这是真的,对研制氢弹将是个好消息。问题是:这是真的吗?要验证,还是得花钱花时间。

于敏通过计算,否定了这个数据:“无论何人也达不到这么个截面,而且任何其他反应截面都达不到这个结果。我们根本没必要用那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去重复这个实验。”后来的外刊报道,国外有人重复了那个实验,证明原来的数据是错的。

我国氢弹制造避开了一条弯路。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国家明确提出了加快氢弹研制的要求。于敏所在的原子能所氢弹预研小组的30多个人调入核武器研究员理论部,与主战场汇合,集中力量攻克氢弹原理。

于敏被任命为理论部副主任。主任是邓稼先,此外还有七名副主任,合称理论部“八大主任”。于敏是其中唯一一位没有出过国的。

年轻时的于敏

于敏曾收到过一个标签“国产土专家一号”。1955年,朝永振一郎(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访问近代物理学研究所,对参与接待的于敏印象深刻,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于敏觉得,自己是我国自己培养的专家,这是事实,但这个“土”并不好,有局限性,科学研究需要广泛的学术交流,需要各种思想的碰撞。

对于“标签”,于敏有很多推脱记录:

于敏喜欢背诵前后《出师表》,客厅里也挂着一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有人称他是诸葛亮式的人物,于敏的回复是:“我只是萤火之光,怎能与皓月争辉。”

电视剧中,于敏将“背诵《后出师表》”纳入了小组招新的考题丨电视剧《功勋》截图

对于“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说:“这样提不符合科学,我一直不赞成。”“氢弹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成功,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总不能有好多个‘父亲’吧。”

理论部的集中攻克过程并不顺利,几个小组提出的模型陆续被证明不可行。

当时我国有两台最好的计算机,都是每秒运算5万次,一台在北京 ,一台在上海。

理论部决定兵分2组:一组留在北京继续探索突破氢弹,另一组,由于敏率领 13 研究室部分研究人员到上海,用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的J501 计算机完成加强型核航弹的优化设计。

1965年9月27日,于敏率队抵达上海,这段出差,后来被称为“百日会战”。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