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即1632年,周培公在湖北荆门出生。当时已是明朝末期,崇祯皇帝虽然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但是,在内忧外患之下,大明江山已是摇摇欲坠。
周培公自幼丧父,十岁那年,李自成率兵进城,母亲也在兵荒马乱中去世了。在这样的状况下,周培公只好自谋生路,不得不依附他人以维持自己的生计。但是,身世的悲惨,并没有让周培公的前程受阻。他一直坚持读书,不断学习,并胸怀大志,立志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渐渐地,周培公凭借自己不俗的谈吐与高超的眼界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周培公的老师伍次友惊讶于他的才华,于是,便写了一封推荐信,把他推荐给了康熙皇帝。
这样的机会,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但是,才华横溢的周培公,却自有一股作为文人的傲气。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正式的科举考试步入仕途才是正道。于是,他将价值千金的推荐信弃如敝履,自信满满地步入了考场。没有想到的是,在试卷上周培公却忘了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