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的用人之道(3)

2024-05-04 14:02     360kuai

第一是"知人善任,唯才所宜"。《三国志》在评价曹操的用人之道时,说了十六个字:"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所谓"矫情任算,不念旧恶"就是上一章讲到的"招降纳叛,尽释前嫌";而所谓"官方授材,各因其器",则可谓"知人善任,唯才所宜。"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荀彧的说法是"明达不拘,唯才所宜";郭嘉的说法是"唯才所宜,不问远近",和陈寿的说法意思一样。"唯才所宜"是很重要的。因为所谓"知人善任",其实包括三个内容: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知道他们是哪个方面或哪种类型的人才,知道把他们放在哪个位置上最合适。也就是说,知人善任,一要能知,二要善任。曹操就能做到这一点。比如崔琰、毛玠清廉正派,曹操就让他们选拔官吏;枣祗(音之)、任峻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负责屯田。这一点,就连对曹操极为不屑的宋朝人洪迈,也给予很高评价,说是"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容斋随笔》),而且由此得出结论:曹操的成功,非侥幸也。

第二是"推诚取信,用人不疑"。这一条,原本就是用人的原则,历史上会用人的人几乎都是这样做的。但是于曹操,却尤为重要。首先,曹操所处的是一个乱世。乱世的特点,就是人心浮动,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缺乏诚意和信任。用曹操的话说,就是"上下相疑之秋也"。其次,曹操地位特殊。他扮演的角色,用周瑜的话说,就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不管曹操自己怎么想,当时许多人是这样认为的。事实上曹操的"聚人",恐怕也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这个"双重角色"带来的好处,是曹操可以利用中央政府的名义和官职广纳人才;带来的坏处,则是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一定分得清,这些人才究竟是谁的。这就难免会有猜疑。再次,曹操阵营庞杂。有原来就在中央政府任职的,有后来被曹操选拔招揽的,还有朝廷官员推荐任命的,更有从敌营中招降纳叛的,并非清一色都是自己的队伍。这些人之间,也难免会有猜疑。总之,曹操那边,是疑云重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诚意和信任就格外重要。作为领导人,曹操不管是出于真心还是做秀,都必须表现出诚意和信任。我们看他对张绣、对魏种、对毕谌,对这些背叛过他的人那么宽容,就是为了向天下人表示,我曹操是诚心诚意的,是充满信任的,即便被人骗了,也无怨无悔。

第三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这一条也是用人之道的基本原则,但曹操却有特别之处。一是以身作则,二是实实在在。我们知道,曹操治军是很严的,他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五月曾颁布命令:"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伐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其实不但败军失利要受处分,违反军纪也要严惩,就连曹操本人也不例外。曹操曾经下令,行军时不能践踏麦田,违令者死。于是骑兵都下马步行,用武器扶着麦子走。然而曹操的马却跳了进去,结果是曹操用剑割下自己的头发,表示受罚。这就是有名的"以发代首"的故事。这个故事记录在对曹操并不友好的《曹瞒传》中,历来也被用来说明曹操的奸诈和虚伪。其实割发在古代也是一种肉刑,叫"髡(音昆)"。后来曹操整崔琰,判的就是髡刑,可见也不完全是轻描淡写,装模作样。

他深知,无论政治斗争,还是军事斗争,最重要的凭据是正义,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要网罗人才,就要有足够的气度和宽容。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世界上哪有清一色的队伍?峣峣者易折,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些时候,是要装点糊涂的。装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曹操懂这个道理,所以曹操是赢家。

洞察人性,洞悉人心,已不容易;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也很难得。但更为可圈可点的是,曹操在做这些事情时,比方说,在销毁书信、既往不咎,在检讨自己、推功他人,在重赏将士、让他们喜出望外,在释放俘虏、让他们感激涕零的时候,他做的是那样的坦诚、实在、大气、自然。这就不能不让人叹为观止了。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