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228),字子度(小说《三国演义》中字子庆),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扶风郡郿人,三国时期人物。本为刘璋属下,后降刘备。关羽围樊城、襄阳时因不发兵救关羽而触怒刘备,于是投奔曹魏,在魏官至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此后又欲反曹魏而归蜀汉,事败而死。
孟达在建安初年和法正一道依附刘璋。法正因为得不到重用,就常常和益州别驾张松在一起发牢骚。张松出使曹魏,不被曹操重视,就打算出卖蜀地给刘备。法正和张松一道愿意拥戴刘备,只是没有机会。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刘璋邀请刘备入川,派法正和孟达各带着二千士兵前去迎接刘备。就在这时候,法正和孟达背叛了刘璋投靠了刘备。刘备让两人的兵士归在一起,同归孟达指挥,让他驻守在江陵。平定蜀地后,任命孟达为宜都太守。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孟达从秭归向北攻击房陵,房陵太守被孟达的军队杀死。攻下房陵后,孟达继续进攻上庸(今湖北竹山县一带)。刘备私下担心孟达难以独自攻下上庸,于是命令刘封(刘备义子)自汉中沿沔水南下统领孟达的军队,和孟达在上庸汇合。上庸太守投降后,刘封和孟达就率军留在这儿。关羽被围困在襄阳时,曾要求刘封和孟达派兵援助,刘封和孟达以山区的边地刚刚依附,不能让其动摇叛变为借口,拒绝发兵。关羽失败身亡,刘备对他们产生了怨恨。刘封和孟达不和,刘封就夺去了孟达出行时的仪仗乐队。孟达既畏惧不去救援关羽的罪过,又怨恨刘封对自己的排挤压抑,于是就给刘备写了一封信,率领自己的部下投降了魏国。
孟达投降曹魏后,受到曹丕的重用,被封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曹丕还把房陵、上庸、西城三个郡合为新城,任命孟达为新城太守。
曹丕死后,和孟达要好的夏侯尚和桓阶也先后死去了。孟达觉得失去了依靠,心内惶恐不安,又加上诸葛亮引诱他,孟达就准备叛魏归蜀汉。孟达和魏兴太守申仪有矛盾,申仪就将孟达的计划泄露。司马懿得到消息后,一方面写信安抚孟达,另一方面调遣军队前往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