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为何萧何、曹参一直当丞相, 便不会明白刘邦和汉朝的艰难(3)

2023-03-21 13:19     360kuai

刘邦以利益为诱惑,让所有人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他到达自己的目的,却对曾经的承诺反悔了。上了车,到了站,刘邦却不想付路费了。倒不是因为刘邦吝啬,是"权力"的本能--权力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最安心。刘邦的"白漂"行为,迟早会惹出大事,张良看出其中的隐患,想找个机会点明刘邦。某一天,刘邦远远看见自己的众多小弟在开"小会",虽听不到说什么,可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小弟们比较生气。刘邦问身边的张良:"这帮人嘀嘀咕咕干嘛呢?"张良认为这是劝说刘邦的机会,回答道:"他们在密谋推翻您呢。"刘邦吓了一跳:"天下刚刚安定,这还没过几天好日子,他们为何再起刀兵,要反我啊?""您早就答应了给他们封侯拜相,荣华富贵,他们也一直等着。"张良慢慢解释:"人的耐心是有限的,您若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自会心生不满,迟早对您不利。"张良虽是吓唬刘邦,话也有几分真意。刘邦造秦的反,他们又为何不能造汉朝的反?大家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给你刘家白干活的。

刘邦能杀韩信、彭越和英布,他能杀光军功集团?关键一点--刘邦不知道该怎么办啊。汉朝是新兴的朝代,管理国家经验是一点没有。汉承秦制,除了秦制的先进性,还有它的成功性。秦统一天下,证明了秦制的作用,汉朝对其加以改良,变成自己的法制,秦国十几年灭亡,也说明了秦制的失败。借鉴与改良,是刘邦的主要任务。刘邦懵懵懂懂,觉得权力应该把握在自己手里,可是他不知道如何去做。汉朝初期的"无为而治",从另一方解释就是既然大家不知道怎么搞,那就别搞了,一边试验一边向前走吧。

萧规曹随,没准是因为曹参他自己不会管理汉朝,只能照搬萧何。就这样,汉朝走到武帝时期,走出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时候的刘邦只能承认军功集团的利益,分出自己的权力。同时为了抗衡军功集团,他将自己的刘氏宗亲封为诸侯王,无非希望地方能够保卫中央。由于汉朝初期制度不完善,也有皇权不振的原因。汉初的军功集团,除非犯了罪,这些官员只能由本人"辞职",皇帝是没法开除的,如同丞相萧何、曹参、陈平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