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提刑官到底是多大的官?历史上有没有宋慈的存在?

2025-02-04 08:22  360kuai

提刑官"是宋代所特有的,是"提点刑狱公事"的简称。"提点"就是负责、主管的意思。宋代在"路"(与明清时期的"省"相近)这一级先后分设了转 运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从中央派文臣担任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 即"提刑官" 、提举常平公事。这三个机构合称为"监司",其长官被称为监司官,都负有监察州县地方官的职能。同时,这些监司官又有一定的分工,其中,"提刑官"负责地方刑狱、诉讼。

北宋太宗朝开始设立"提点刑狱公事",到真宗朝逐渐制度化,设置了提刑司的衙门。提刑司多设在占据交通要道的州府,"提刑官"则每年定期到所辖的州县巡查。"提刑官"的职能,除了监察地方官吏之外,主要是督察、审核所辖州县官府审理、上报的案件,并负责审问州县官府的囚犯,对于地方官判案拖延时日、不能如期捕获盗犯的渎职行为进行弹劾。宋代杖刑以下的犯罪,知县可判决;徒刑以上的犯罪,由知州判决,而"提刑官"主要负监督之责;州县的死刑犯一般要经过"提刑官"的核准,提刑司成为地方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

历史上确实有宋慈的存在,宋慈,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