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朱棣在这个时候,要造朱标的反,就要承受来自文武百官、兄弟姐妹的谴责和压力。而我们都知道,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是"师出有名"的,在"靖难檄文"中,对朱允炆展开了一些列的控诉,才让自己的征讨,会被大家所认可。要是朱棣要去讨伐的是宅心仁厚的朱标,根本就找不到借口,并且还会被打得体无完肤。
所以,在面对"深得人心"的朱标时,朱棣既不会造反,也不敢造反,因为他实在是没有理由、没有底气去和朱标对抗。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最后朱标还是英年早逝,朱棣还是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朱允文的皇位。明朝历史上,也多了一位铁血,且愿意"天子守国门"的明成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