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搞笑却真实存在的事情?(3)

2025-07-30 13:22  搜狐

但是,真到了宋辽战场上,这战场下动不动“刺字割肉”的“虎爹”呼延赞,却展现出一个军人的冷静。宋军拿下北汉后,宋太宗君臣信心爆棚,文臣赵昌言一声豪言打辽国“犹热鏊翻饼耳”。也就是手拿把攥。谁知“虎爹”呼延赞却听不下去,硬生生怼一句“书生之言不足尽信,此饼难翻”——别看我平日里“虎”,战场上的轻重,我还是分得出来的。

可惜同样头脑发热的宋太宗,哪听得进这句话,接下来的幽州之战,正如呼延赞一声“此饼难翻”。大宋在占尽优势的局面下花样作死,活活葬送了好局。以这个意义说,宋朝积贫积弱,真不能怪军人,实在因这“重文轻武”的大宋君臣,连“彪呼呼”的呼延赞都不如。

三、宋代的“日本侵略者”

唐宋易代,曾热闹无比的中日官方往来,也从此冷清了几百年。但宋代的海面上,却也常出现一群特殊的“侵略者”。《清波杂志》记载,经常有载着二三十名日本妇女的“倭船”造访大宋,登岸后见到宋朝男人,就主动投怀送抱,一夜温存后飘然离去,美其名曰“度种”——能回日本后生个有“大宋血统”的娃,那就牛气了。

如此“奇事”背后,却也折射了另一段特殊历史:宋代中日火热的民间贸易。

大宋高度重视海外贸易,对沿海商民“下海”的政策,也是空前放宽。“政治往来”淡泊的中日关系,商业贸易却空前火爆:仅北宋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国海商赴日就多达七十次。这些有着先进船舶和精美货物的中国船队,在当时亚洲海洋上,就是无比尊贵的存在。许多国家听说“中国船队”造访,常是国王高官齐齐出迎,轻松给大宋“争面儿”。

而放在日本,当时的中国海商,更是分量极重,他们不但贩运采购了大量货物,是日本公认的“财神爷”,更凭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与人脉,积极介入日本政治事务。有些海商直接充当了中日官方往来间的使者,许多海商当时还入籍日本,成了当地的“名士”。日本博多的“宋人百堂”,就是当时中国海商的聚居区。

如此火热景象,自然也叫宋朝人在当时日本,人气刷刷飙升。不管如《清波杂志》记载,来大宋“度种”的日本人有多少,高度开放的大宋,那强大商业文化输出换来的“国际影响”,却是实打实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