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卷十六》中记载:"汉兴自秦二世元年之秋,楚陈之岁,初以沛公总帅雄俊,三年然后西灭秦,立汉王之号,五年东克项羽,即皇帝位。八载而天下乃平,始论功而定封。讫十二年,侯者百四十有三人。"刘邦在击败项羽,建立西汉之后,自然需要嘉奖多年来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文臣武将。在夺取天下后,汉高祖刘邦大封功臣为列侯,以列侯封功臣。其中,就萧何来说,成为西汉第一开国功臣,显然是没有什么值得争议的事情。但是,在萧何之后,排名第二的功臣,既不是张良,也不是韩信,而是曹参。那么,问题来了,曹参到底有什么功劳,为何在西汉开国功臣中,曹参仅次于萧何,得以排名第二呢?
一
首先,曹参[cān](?-公元前190年),字敬伯,沛县人。曹参与汉高祖刘邦、萧何、樊哙皆为沛县人,而在西汉开国功臣中,出自沛县及其周边的文臣武将,几乎都获得了非常靠前的排名。在这一点上,无疑说明汉高祖刘邦非常重视同乡之谊。当然,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同乡的身份,都是迅速拉近关系的重要途径。曹参始为沛吏时,与萧何相交甚厚。及起事后,曹参常领兵出征,而萧何为丞相镇守关中,两人一为将,一为相。具体来说,刘邦做沛公开始起事时,曹参以内侍的身份跟随汉高祖。由此,相对于张良、韩信等人,曹参不仅是刘邦的同乡,还是刘邦势力的联合创始人。而这,在笔者看来,这类似于关羽、张飞在刘备势力中的地位。当然,曹参的排名,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战绩实在太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