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第六次旅发大会——宁武关篇(4)

2025-05-02 17:23  360kuai

恢河东岸的阳方堡,与东西两翼大约5公里处的朔宁堡和大水口堡其形制、规模大体尚存。三堡呈鼎立之势,互为犄角,共同守卫着此口的安全。在阳方口堡对面,有一座高台,叫托莲台。登上这个东西走向、平地算起有二三十米高的山岗俯瞰,山岗的头部伸向恢河,它高大的身腰和尾部西接管涔山的北端。顺着恢河北望,隐约可见历史名城朔州的形影。

在这里,宛若游龙的长城在经历了万水千山之后,一头栽到恢河上,既像是趴在那里喝水,又像是躺着歇息。历史上恢河水势汹涌,长流不息,河道宽约2里。长城要想过河,着实不易。于是古代工匠便创造出"水陆长城"。将长城石基筑于河床底部,出水有九孔过水桥洞,每个洞口卧一铁牛为镇物,百姓传为"九牛口"。桥洞平顶上以砖石砌筑的墙体下部亦有过水孔道。当恢河水位较低时,水从下部石桥洞穿过,桥面可通人车;当恢河暴涨时,水从上部孔道穿过。桥洞和孔道都以铁栅门锁闭,来敌难以通过。这一构思精巧的长城建筑奇观,既适应地理环境,又有防御功能,还可交通往来,可谓长城建筑的精典作品。这是长城上唯一的水关。

在托莲台北一里处,有一个小村落叫陈家沟,据考证,此村在北宋时叫陈家谷,为北宋大将杨业殉国之地。杨家将的故事闻名遐迩,当年杨业率军诱敌深入托莲台下的陈家谷口,潘美、王侁未如约设伏增援,致杨业长子延玉战死。杨业浑身负伤,力竭被俘,绝食三日而亡。今天的陈家沟,是个只有二三十户农家的小山村,属神池县温岭乡所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