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一全国后,长城不再为天堑,雍正三年(1725),宁武卫所时代终结,它从军事重镇演变为晋西北的行政中心。民国初废府设县,一直延续至今。
宁武关作为军事防御的屏障,在大战之后就黯然凋落了。但周遇吉与射死多名义军后被焚的妻子满门忠烈情结被后来的清政府竭力弘扬,从此宁武关和周遇吉名闻天下。著名京剧《宁武关》至今不衰。无独有偶,忻州地方戏北路梆子也有一出名叫《宁武关》的戏曲。
如今,漫步在这个历史遗迹与现代喧哗混杂的县城,思绪很容易穿透时空。眼前的宁武,早已没有了要塞险关的感觉,日新月异的县城淹没了千百争战的痕迹。宁武关的前沿阵地是阳方口,内长城从这里经过,长城以北是茫茫800里金沙滩,打过数千次战争的古战场。
站在恢河大桥上游目四顾,这里最为醒目的是蜿蜒西去的长城、残存的城堡,还有那耸立在山顶和高岗上的一座座烽火台。这段长城,初建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赵国,后加强于北齐,宋代时曾有过修缮,明代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