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边塞诗人怀才不遇,50岁才发迹,62岁选择隐退,死后美名扬(4)

2022-12-25 14:39  360kuai

尽管这一次的塞外之行以失败告终了,但高适把自己对边关生活体验和感悟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了,一口气创作了十几首流传千载的边塞诗。其中《燕歌行》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诗。

此后,高适一直怀才不遇,年近50岁时,高适好不容易才混到了封丘县的芝麻小吏--县尉。然而,他不会料到,此后他时来运转,仕途上飞云直上,竟然创造了十年十迁的新记录。

哥舒翰是安西副都护哥舒道元的儿子,因战功升至右武卫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知节度使事。他性格豪爽,仗义疏才,喜欢交往,爱读《汉书》、《左传》等史书,许多有才学的人投到他的帐下,使他的幕府人才济济。高适主动投奔哥舒翰。哥舒翰对高适的诗文、人品和才能很欣赏,上表奏请高适为左骁卫军曹,充幕府掌书记,并把高适视为心腹,常随左右。高适感激哥舒翰的知遇之恩,从此一心一意地在哥舒翰鞍前马后效力。

高适在哥舒翰幕府3年间是他边塞诗创作的丰收时期。雄奇瑰丽的西北边塞风光,戍边将士艰苦的生活,两军开战、战马嘶鸣剑戈碰撞的壮烈场面都进入他大气磅礴的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