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边塞诗人怀才不遇,50岁才发迹,62岁选择隐退,死后美名扬(3)

2022-12-25 14:39  360kuai

高适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索性留在了以"文化"著称的宋州,过起了半耕半读的隐居生活。

这一隐忧就是十年,十年间高适一贫如洗。为了改变现状,高适做出惊人举,他决定赴边关立军功,以期出人投地。当时,北方的突厥人被大唐王朝的劲旅赶走了,但东北的契丹和西南的吐蕃每年都和唐王朝发生战争,这为许多读书人投笔从戎创造了机会。

这时,信安王李祎奉命率军在东北营州一带抗击契丹,高适的许多朋友参加了李祎的幕府。他决定到那里去投军,试图通过朋友们的引荐,参加信安王的幕府,等待立功的机会。

然而,当高适风尘仆仆、满身疲惫地赶到前线时,正巧信安王刚刚率军打了一个胜仗,陶醉在胜利喜悦中的信安王对这位千里迢迢赶来投奔他的年轻人选择了"无视"。第二年的春天,高适选择了打道回府--回到了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