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朱元璋实力增长,地盘也不断扩大,这种"以战养战"的策略开始行不通了:有时候朱元璋要打的是张士诚陈友谅这样的"前友军",有时候要去打的地方曾经属于自己,在"拉锯战"中丢了,这些城池的老百姓又没有帮助元军。可是朱元璋早有命令"好东西谁抢到到手就是谁的",所以不管那地方原先是谁的,只要打下来就照抢不误,常遇春带的部队还经常屠城。战是死,不战也是死,不战而死还要受辱,于是朱元璋在攻城略地渐渐变得困难了。但是朱元璋又不能朝令夕改,打消手下将领的"积极性"--我们查史料就会发现,明朝开国之后,将领虽然俸禄很低,但都很富有,那都是"战利品"堆起来的。
朱元璋平民出身,自然也知道敌占区的老百姓有时候是迫不得已才帮着敌人打自己,但是城破之后"玉石俱焚",这违背了他"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初衷。朱元璋掉进自己挖的坑里出不来了:让抢,失民心;不让抢,失军心。这时候他的第一谋士李善长(刘基刘伯温并不像演义那样是朱元璋第一谋士)看出朱元璋很为难,就出了个主意:召集众将,把徐达绑起来杀掉。
当然,李善长并不是建议朱元璋真的杀掉徐达,而且他也不敢提这个建议,因为他知道:徐达不但是朱元璋之下的武将第一人,还是朱元璋发小兼救命恩人,朱元璋就是杀了自己也不会杀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