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笔者看来,三国时期,曹操、曹丕没有杀汉献帝刘协,司马昭却敢弑杀曹髦,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对于曹操来说,前期确实是不敢杀汉献帝刘协,后期虽然有实力杀,但是因为汉献帝刘协已经没有威胁,自然没有除掉他的必要了。中平六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刘协在司空董卓拥立下,即位为帝。董卓伏诛后,受到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在杨奉和董承护送下,逃出长安,辗转东行。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刘协依附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昌。自公元196年开始,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不管是曹魏内部,还是曹魏之外,都有忠于汉室的力量,这成为汉献帝刘协最大的护身符。所以,汉献帝刘协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兵反曹,结果没有成功。而就曹操来说,则不敢趁机反杀汉献帝,就是担心会导致内忧外患的结果。
二
不过,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在此基础上,因为天下诸侯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主要是魏蜀吴三足鼎立,并且曹魏一家的实力还超过了蜀吴之和,所以,此时的曹操,实际上是可以除掉汉献帝刘协,甚至篡位称帝的。但是,大家都知道,曹操出生于东汉末年,曾经也是东汉朝廷的忠臣,也即曹操不愿意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