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唐朝根本就不曾消灭安史叛军。动乱后期,一批安史宿将投降唐王朝,被册封为节度使,继续带领原来的军队,占有原来的地盘,如河朔三镇的李宝臣、李怀仙、田承嗣。他们名义上归顺唐朝,但在自己的藩镇里,和之前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俨如一个个独立小王国。
安史之乱像是扯破了唐朝的一块遮羞布,往后,各地藩镇割据,成为了常态。节度使自领军队,任免官吏,户口不上报,赋税不上交,不听命于朝廷,天下尽裂于方镇。更有甚者,效仿安禄山兴兵造反,如四镇之乱、泾原兵变。
李纯(778年―820年),即唐宪宗_图
一直到唐宪宗时,实行两税法和转运江淮赋税,致使国家富强,才有实力对藩镇用兵,几次征战,使得各地藩镇暂时服从朝廷。宪宗死后,朝廷内部斗争加剧,各地藩镇又一次兴起。唐朝灭亡后,坐拥半壁江山的朱温也无力消灭各地节度使,从而进入五代十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