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要说了,干掉一个祸国殃民的死太监,不是为民除害么?怎么就成犯错误了。
这,需要从当时的政治生态说起。
明代自宣宗朱瞻基开始,司礼监的地位大幅上升,直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这等于是动了内阁的奶酪。因此,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与秉笔太监为首的宦官集团之间,一直处于一种对抗的关系。
这显然是皇帝们所乐见的。他们往往在二者之间大玩平衡术,利用双方的互相制衡,维持皇帝作为仲裁者至高无上的地位。
毫无疑问,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是个中高手。
可能有人要说了,干掉一个祸国殃民的死太监,不是为民除害么?怎么就成犯错误了。
这,需要从当时的政治生态说起。
明代自宣宗朱瞻基开始,司礼监的地位大幅上升,直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这等于是动了内阁的奶酪。因此,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与秉笔太监为首的宦官集团之间,一直处于一种对抗的关系。
这显然是皇帝们所乐见的。他们往往在二者之间大玩平衡术,利用双方的互相制衡,维持皇帝作为仲裁者至高无上的地位。
毫无疑问,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是个中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