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不赔款不割地,为何疆域面积却不断缩水?有一点很重要

2022-09-24 17:19     360kuai

纵观中国历代王朝,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与其他王朝相比较,不管是面对少数民族或者是外国侵略者的侵略和无理要求,明朝历代君王都做到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特别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至死不退,吊死煤山,被称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但是如果把明朝强盛时期的版图和明朝中后期版图一对比的话,细心的网友就会发现,明朝的疆域随着时间和国力的变化却在不断的缩小。据资料统计明朝疆域最大时达到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到明朝后期只有不到一半的疆域。既然明朝号称不赔款不割地,那么这消失的领土去哪里了?

我们先来看明朝强盛时期的疆域范围,《明史·志第十六》中有所记载:"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蕃,南包安南,北距大碛(岭北),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此后明朝疆域不断缩水,到明朝后期只剩下两京十三省汉人地区了。为什么明朝失去的领土都是在边疆地区?这与明朝对待边疆地区的制度--羁縻制度有关系。

羁縻制度是中原王朝对待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常用的一种政治制度。边疆地区又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居住区,中原王朝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以及政治经济发展的差异,利用当地贵族管理少数民族,也就是"以夷制夷"政策。这种政策的初衷是好的,能够满足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和稳定,羁縻地区的领导名义上是归属中央政府管理,实际上在地方有相当大的权力和势力。羁縻地区的稳定与否随着中央政权的盛衰有紧密的联系。当中央政权强大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服从中原王朝,当中央政权衰落时,少数民族地区就会趁机搞事情出来。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