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男生坠楼:21岁的人生AB面(6)

2020-10-22 00:27  新京报

只有1994年出生的表哥杨宗元在杨凯刚进入大学时,电话交流中偶然听他提起过一次,“要学的记的东西特别多,有点困难。”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的杨宗元还开导他,“有困难很正常,尽力就好。”

在江苏大学,陈少宏是唯一同为杨凯高中同班同学的校友。进入大学后,两人分属不同院系,居住的宿舍也有一公里多远。去年开学没多久,两人还相约吃了一顿饭,他也从未听杨凯提起过大学里的具体遭遇,感觉他“还是蛮阳光的”,只是相比高中话稍微少了一点。

他从未主动向过去的朋友们坦露过自己在大学学业上的困境,也似乎不打算寻求帮助。那些匿名的信息中提到,负责学生身心健康的导师曾找他多次谈话,最开始他还会去,后来便不再出现。成绩好的同学约定了时间地点去帮他,但却被放鸽子。

刘媛媛觉得,以杨凯的资质本不会走到如此消极的地步,“除非他自己有抵触心理。”她惋惜这位昔日好友的逝去,在文字中多次表达遗憾,“他不擅长交朋友,有事情都自己扛的话,或许是心里压了太多情绪,可他没想过我们都愿意做他的宣泄口,只是他从未提及过。”

杨凯的人生,在进入大学后,走入了与高中截然不同的方向。图|受访者提供

被改变的

儿子出事后的12日晚上,杨广昌先是接到妻子的电话。他不敢相信儿子离去,反复追问,“是不是受伤了?是不是还在抢救?”最开始他定的高铁票,被妻子责骂太慢,转而连夜包车到广州,买了最早的航班飞到南京,再转乘高铁到镇江。

一周以来,他和妻子居住在江苏大学对面一家名叫“乌托邦”的小旅馆。对于夫妻俩来说,他们不得不直面中年丧子的悲痛。但这个家庭被改变的远不止于此。孩子出事后的第三天晚上,杨广昌在微博上发出了关于儿子坠楼一事的信息,随即很快登上热搜,这也给他和家人带来麻烦。

他用“冤案”等充满情绪化字眼写就的信息,事后为他招来大量骂声。儿子离世一周后,坐在旅馆的床上,杨广昌一脸疲态。他解释说,自己最开始想得到关注弄清真相,放上了自己不打码的身份证就是为了表明清白和态度。但之后舆论发酵的程度超出他的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