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里者,上京东二百里地名也。今有世里没里,以汉语译之,谓之耶律氏。复赐后族姓萧氏。番法,王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后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与诸部族之人通婚;或诸部族彼此相婚嫁,不拘此限。汉人等亦同此。故北番惟耶律、萧氏二姓也。”(《契丹国志·卷二十三·族姓原始》南宋·叶隆礼)
这里有牵扯出一个几乎是契丹人独有的概念,那就是后族。话说契丹人在建国前一直是以松散的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比如契丹古八部。后来迭剌部首领耶律阿保机虽然兼并了其他部落并建立了政权,但契丹内部的部族势力仍拥有很强大的力量和话语权,耶律皇室也必须尊重他们的权力并加以笼络才能维持统治。在这种情况下,联姻就成了强化契丹统治阶层团结的重要手段。
于是在终辽一朝,耶律皇室基本上只与拔里、乙室已和剌只撒古鲁这势力最强大的三族通婚,同时又将大量的公主嫁予这三族,形成了“辽内四部族”——即遥辇九帐族,横帐三父房族,国舅帐拔里、乙室已族和国舅别部。这四部族形成了辽国的皇族和后族,构成了契丹人的统治核心,而其中的后族又被统统赐以萧姓。所以我们才会看到辽国的后宫里充满了各种萧太后、萧皇后、萧贵妃,其实她们未必都是一家人,彼此间也不一定有亲戚关系。
要说她们完全没有亲戚关系也不可能。在辽国15位皇后中,除了辽世宗耶律阮的甄皇后系从后唐掳来的宫女,辽穆宗耶律璟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的两个萧皇后出身无从稽考外,剩下的皇后基本出自两大“系统”——其一是淳钦皇后述律平家的,其二就是睿知皇后萧绰家的。
述律平是后来辽国皇室的“老祖宗”,曾亲自率兵大破室韦,还在耶律阿保机死后临朝称制,其威望在契丹人中无人可以质疑。而萧绰却只是辽国第五代皇帝的皇后,但她的影响力和名气在契丹、尤其是中原王朝却远大于述律平。辽国的景圣中兴,不如说是萧绰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