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近几十年,通过对明孝陵周边的考古,终于揭示了这个谜团。
这些陪葬的妃嫔、宫女被分开葬在了三个地方,对应了墓葬“左辅右弼”的格局。
一是在如今的南京植物园内。
二是在明孝陵宫墙外东南角一处。
三是妃子墓区,这里位于明孝陵右侧。
这样的格局与明太祖的孝陵、太子朱标的东陵遥遥相望,这些美貌薄命的女子,死后还要继续为老皇帝服务。
妃嫔殉葬这项古老而残忍的制度,从商朝就开始出现,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被继续保留。
汉唐两朝风气改为让皇亲国戚和达官显宦死后陪葬皇陵附近。
到了宋朝,随着契丹、女真、蒙古等先后入主,人殉传统再次兴起,并被明朝所继承。
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才下诏停止以活人殉葬,“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
但此后清朝又有反复,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多尔衮和顺治,都有妃嫔、侍女殉葬的事情,直到康熙年间,才最终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