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不合常理的诡异,在关键性人物隋永清的登场"空手"收购精纺呢绒业务资产,才算真正解释得通。
招股书的解释是,南山铝业将精纺呢绒业务资产剥离给南山集团承接,南山集团当时自身还经营服装业务,经营业绩并不理想,因此,南山集团筹划将所承接的精纺呢绒业务资产及服装业务资产出售。
据审核意见回复,2007年5月15日,南山集团做出《关于股权转让的决定》,决定向境外企业NATSUN转让其持有的南山纺织100%股权及南山博文75%股权。NATSUN的实际控制人则是宋作文儿媳隋永清。
在这里划重点的是,南山集团既然在5月15日决定转让东海纺织全部股权,为何在决定后的第二天5月16日又向东海纺织注入从南山铝业剥离出价值4.52亿的精纺呢绒业务资产呢?
这一系列神操作的背后,还有着很多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比如,招股书称南山纺织经营业绩并不理想,而隋永清接手仅半年多时间,这家被称为业绩不理想的企业,还能成功登陆海外成熟资本市场。
2007年12月24日,NATSUN在AIM市场挂牌,通过配售方式新发行514.34万股,每股面值0.625英镑,融资321.47万英镑,按当时汇率算折合近5000万元,发行后NATSUN的总股本为3014.34万股。
要知道,此后期待了十多年的"沪伦通"才于2018年启动,但南山村人的"沪伦通"早已玩够了。由于AIM市场挂牌公司不被允许进入英国上市管理局的官方管理上市名单,因此不被视为在伦交所上市公司。2009年3月10日,NATSUN发布计划退市公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