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世英明,唯独看错了一个人,差点亡了大唐盛世(2)

2022-12-20 11:59  360kuai

公元649年,李世民病重在床,便让大臣把自己的儿子李治叫过来交代后事:“李绩这个人是忠臣之士,可以重用。但你对他并没有恩惠,所以他不会听命于你。如今我把他发配到边疆,在我离去之后你再慢慢把他提携上来,这样他就受恩惠与你,接下来一定会对你鞠躬尽瘁,听命于你。”李治听了之后便答应父亲。

随后唐太宗驾崩,李治按照太宗的要求将其提拔为尚书左仆射,这个职位在当时相当于丞相、宰相。事件并没有如想象之中那样顺利,到了公元650年,李绩请求免除自己的仆射职位。但李治还是命令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依旧掌管着朝廷政事。在接下来李治还下令为其画像,并且亲自为画像作序。

而李治在这时候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把武则天召回宫中。之前唐太宗李世民离去,武则天身为妃子出家为尼,但这个过程中一直和李治保持着联系。到了公元655年,李治想要废除皇后,封武则天为新后。但这一想法提出之后,遭到了朝中大臣的纷纷反对。李治很是纠结,便叫来了李绩欲征求一下他的建议。

李绩在听了之后回答:“这是陛下的私事,不用去问外人”。李治听了这样的话想了想,对于自己的家事为什么要让别人参与呢?说完作罢,直接下旨立武氏为后。就这样,唐朝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谁知唐高宗一直卧床不起,朝中政事也由武则天一手治理。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

李氏家族王朝也因此做断,变成了武氏王朝。有人说这也是李家人在执政呀,但是根本上意义明显不一样。直到后来公元705年,李显复位,李氏王朝才得以延续

因为李绩的一句话,李治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过我们回到李绩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您作为皇帝,我作为臣子,我回答您的问题当然一定要以您满意为主。所以就这样李绩才说了这样的话,但没想到这样的话也差点断送了李氏家族的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