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汉的实力实在是太弱小了,地盘不大,兵马不多,战斗力还不怎么样。为此杨业是敢怒不敢言,只能跟着主子镇守太原。
刘继元继承北汉皇位以后,杨业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了北汉的核心猛将。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一点,北汉是后人对汉的一种称呼,是为了跟历史上其他的汉朝区分开。
所以北汉皇帝刘崇,其实是有志向恢复汉室江山的,尤其是恢复后汉的江山。后汉所占据的地盘,那就是广袤的中原地区,为此杨业的志向当然也是恢复中原地区的统治。
契丹人纵然强大,那也是异族,杨业知道自己就算投靠了契丹,也很难融入到契丹人的生活中去,更不可能得到人家的信任。
为此在契丹和北宋之间,杨业当然要以民族的利益为重,投降北宋是非常明智的一种选择,算得上是认祖归宗了。
杨业听从故主的命令,这才选择投降赵光义。
赵匡胤死后,赵光义登基称帝,他也是有一统天下的志向。为此在他登基以后,便率领大军北伐,目的就是为了灭了北汉。
杨业等人知道打不过赵光义,只能撤兵到了太原城。结果刘继元这家伙觉得杨业怕死,所以剥夺了他的兵权。等到赵光义大军杀到太原城下的时候,杨业多次冲锋,虽然身负多处重伤,可杨业却丝毫不在乎。
契丹援兵到来以后,杨业反倒是觉得不自在了,他曾经建议刘继元,不要过分依赖契丹人,因为契丹人野心很大,早晚会夺取北汉的江山。可惜刘继元却不愿采纳。
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帝密封橐装,赐予甚厚。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宋史》
结果赵光义再次出征,刘继元实在是打不过了,只能带兵投降。可是杨业却依旧坚守城池,不愿意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