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观点就是乔行简所持的观点,他觉得:金国一定会灭亡,但是,他觉得南宋不应该被牵扯到这场战争当中,应该做一个置身事外的第三者,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努力增强自己的实力,并且,还应该时刻观察着这两国之间的战况。
其实,这两种观点在大体上是一致的,唯一的不同点在于南宋是否应该介入这场战争。他们都认为,南宋应该谨慎行事,跟蒙古之前不能有过多的牵扯。所以,后来不管是西夏还是蒙古,他们想要联合的想法都被南宋给拒绝了。事实上,当他们看到了对蒙古的战争已经不会有任何机会时,南宋就已经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了入蜀上,其目的就是:试图进入四川形成一种三足鼎立的状态。
时至今日,我们不妨来看看当时金国的整个国家的防御格局是怎样的:
金国的金宣帝在当上皇帝以后就决定南迁,他们当时占据了陕西跟黄河流域,并且,靠着这块地方进行战略防御。在这个时候,他们跟西夏之间的关系变得恶化,并且,他们还想向西继续扩大自己的领土。可以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宣宗和南宋之间的战争并没有使得金国的领土达到他预计的目标。
但是,在这个时候金国国内出现了反叛,国力也变得大不如前,民生开始疲惫。在史书《金史》中,对于金宣宗这一举措的评价是:“兵力既分,功不补患。”于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金国有限的力量最终被南宋消耗掉了不少。这样一来,后来金哀宗想要对抗蒙古就出现了大大的问题,所以,南宋在削弱金国实力上无疑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而南宋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时候应该是在窝阔台三、四年间,它把蒙古人拖雷放进了河南。在窝阔台三年的春天,蒙古人攻破了凤翔这些地方。可以说,蒙古想要征服整个中原的战略在成吉思汗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如果说,要从黄河进攻很难做到的话,那么,就从汉水谷处绕道,直接进攻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