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春秋时期和秦末战争时期的战争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春秋时期时战争往往经过数天时间、在一个战场遍分出胜负。而秦末战争时,已经发展到需要"数年时间,数场决战"才能分数胜负(卢林《战术史纲要》解放军出版社),拿春秋时期的"焚舟"和秦末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相比显然是不合适的。最后,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引申出来的意思都一样,都是表示决心极大背水一战就是为了拖住敌军,为出奇制胜做铺垫。
实际执行过程中绝不可能是这么简单,必有详细的作战计划。士兵置之死地而后生,是一种可能,自相践踏,全部崩溃也是一种可能。韩信所有一切就是为了支撑那支奇兵,相反,奇兵能否出击完全看前方韩信是否能调动赵军。不然,奇兵动都不敢动,去就是送死。韩信最强的点在于战前他就知道会打出这些战机。背水一战使用出来确实是高手,但不是说这个战术是无懈可击的。
如果对面和你耗时间或者挡住你第一波进攻,好光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士气,很可能会出现绝望的情绪甚至未战先溃或者哗变。应该用辩证法,韩信的是新兵,赵国难道是老兵吗?那时候赵国才建国一年多,陈餘向齐国田荣借兵,逐走张耳,建立齐国,一年后,张耳打回来。而且刘邦的军队好歹是从汉中一路杀出来,血战两年的(不算灭秦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