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的权力在达到极盛之后,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他因多年间一直将重心放在战场上,在政治上的权力便有所衰弱,他的对手自然就有了反击的机会。朝中的文臣不断暗伤他,多次向皇帝弹劾他;东厂的太监更是对他不断中伤;一些反对他的边吏,则不断向皇帝报告汪直在边境做一些劳民伤财的事。
在政治斗争中,汪直也对弹劾他的官员进行反击,但宪宗对此已头疼不已,对汪直不再抱有如同往日一般的信任,于是将他调离监军的职位。
在汪直被调离的第二年,明军就打了大败仗,差点丢掉了重要城池。将士们都知道错在调走了汪直和王越,但始终无人敢向皇帝说出实情。皇帝对汪直已感到厌烦,废除了西厂,将他调离了京都。
此后,汪直的事迹在历史上鲜有记载,他的传奇人生似已落下帷幕,权倾朝野也已成为过去。但好在汪直最后得以远离一些纷争,安然度过一生,得以善终,这对比起魏忠贤、刘瑾等人,已算是十分幸运的了。人们对于汪直这个曾权势滔天的宦官,总是贬多于褒,但他的多面性就在于,将奸诈、正直、狠辣、残忍、忠心、爱国等或好或坏的品质都集于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