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执意还政给“太祖后人”,实际上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2)

2025-03-05 08:22  360kuai

他只是在确定自己无后的前提下,选一个实力背景皆处于弱势地位的小孩继位,以便于自己控制罢了。这样就不会发生“孩子即位后要让自己亲爹被追封为皇帝“的事件,即北宋英宗时代发生过所谓的“濮议”事件。这才是赵构放弃让太宗系后人继位的原因。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诸多因素指向了还政太祖系对赵构的利处。因为“太祖后当再有天下”,在南渡之初,略有实力的宗室,不仅仅是太祖系后人,连魏王赵廷美的后人,凡是能威胁到赵构地位的,都一律被剪除了。此情此景下,还政太祖系对赵构来说利益最大。

另外,我们都知道宋仁宗无子,于是收养了堂兄濮王赵允让之子赵宗实为养子,这就是大宋第五代皇帝宋英宗。继而发生了宋代历史上著名的“溥仪事件”,这件事也对宋朝后世乃至以后的王朝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皇帝收养后人时都会引以为戒,而濮王系大家族中能被赵构收为养子的大有人在,而且大概率会是齐安郡王这一支的,一旦这一支承接了地位,由于其家族实力本就强劲,若是再来个“濮议”事件,赵构这一生就白混了。为此,赵构只能借孟太后这个“老祖宗”之口,堵住濮王系继承皇位之路。

如果赵构要在太宗系后人中选皇子,他的本家濮王系这个大家族中,能让赵构收养为养子的,大有人在,而且大概率会是齐安郡王这一支的。一旦这一支承接了地位,其家族实力本就强劲,万一再来个“濮议”事件,赵构这一生就白混了。为此,赵构只能借孟太后这个“老祖宗”之口,堵住濮王系继承皇位之路。

总结一下就是,赵构还政太祖系既可以除去实力强劲的本家“濮王系”的威胁,又能够避免再次发生“濮议”事件,同时还能够保住自己的身后之名。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